返回

14 十四章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
    14 十四章 (第2/2页)

再长开点,真有点像她。”

    孟盛楠抬头:“谁啊?”

    戚乔:“忘了在哪个写真集上看到的,模特出道、拍过杂志,听说好像会拍电视剧和电影,就是想不起来名字了,等以后想起来我再告诉你。”

    孟盛楠:“……”

    后来又歇了会儿,戚乔骑自行车送她回家。

    操场里还有比赛正在进行,呐喊声一阵高过一阵。回到家的时候那个劲头已经缓了很多,就是腹部还隐隐作痛。盛典知道这件事后实在不忍多说,但还是批评了她几句。

    结果那一晚,她又发高烧。

    一连请了好几天的假打吊瓶,三顿都是流食,就连长跑颁奖礼都是班长代领的,她为文(4)争了光。孟盛楠根本没有料到会是这样,阴错阳差。戚乔还要找出那个暗地搞鬼的人,被孟盛楠拦住说算了。

    后来戚乔常挂在嘴边的话便成了:“有种精神叫孟盛楠。”

    也不算没得到什么,这事儿过了很久之后还会被熟悉的同学拿出来津津乐道。

    薛琳有天问她:“怎么拿下第一的?”

    她当时手掌撑着下巴,想了想说:“真忘了,只想着赶紧跑完。”

    运动会过后,所有的一切都在慢慢恢复平静。孟盛楠一心扎在题堆里,王后雄倍速三年模拟五年高考一套接一套。遇到难题还是找傅松,尽管他的回答总是那么哲学。

    几周后的一天,她正在做数学题。

    抛物线遇上函数,孟盛楠头有点疼。聂静刚好也在做那个题,两人一起问傅松。傅松思考了有十分钟,才解出答案。

    “考试会出这种题吗?”聂静问。

    傅松:“不排除。”

    “你怎么知道?”孟盛楠问。

    “哥德巴赫猜想知道吧?”傅松淡淡笑了一下,看着她, “万事皆有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同桌,你以后不当哲学家都可惜了。”

    旁边的薛琳停下笔,插了句话。傅松没再说话,又低头做题了。薛琳朝他吐了吐舌头,然后将自己的笔记本递给孟盛楠:“你帮我想想,下一句是什么?”

    她忍不住翻了几页,全是歌词。

    2000年任贤齐一曲《天涯》正热火,什么梦中的梦中,梦中人的梦中。梦不到被吹散往事如风的下一句应该是……孟盛楠想了想说:“空空的天空容不下笑容,伤神的伤人的太伤心。”她说完又道,“好像是这句吧?”

    薛琳接过本子立即写了下来。

    那时候总是这样,歌词本、好词好句本一大堆。有同学拿了本小说放桌兜里,上课下课眼不离手。那时候各种故事会,一本杂志全教室传着看了个遍,更有甚者桌面上挖个小洞,上课假装看书,眼睛却瞄着洞下书里的鬼故事。

    孟盛楠的生活平静地继续着。

    有时候在食堂吃饭,总会看到那个高高瘦瘦的身影。她假装低头,然后过了会儿又看过去四处寻找。时间过得很快,复习也紧张了,各种学校复印的试题资料,一波接一波的模拟考。

    放学回家的路上,也是一个人。

    中学时代的她们都渴望被爱,那是一种亲情有余,爱情不足的状态。每一个十六七岁的女生,在听惯了老掉牙的王子公主的故事后还是会渴望,很少有人例外。

    那天回家,天上已经星辰密布。

    “你下午有个电话,南京来的。”盛典想起来说。

    吃完饭上□□,孟盛楠打开随身听戴上耳机。周宁峙发消息过来问她近况,孟盛楠说祝他七号高考一切顺利。

    周宁峙不在线,她便退了出来。

    七号八号那两天,他们高一高二的学生给高三的学生腾考场放了几天假。孟盛楠去了杭州外婆家,天天和外公练书法、出门散步。或许是身体免疫力不好,初到水土不服再加上学习太紧张,从杭州回来后,脸上开始冒痘。

    那年是高二下学期,转瞬即逝。

    整个暑假,孟盛楠都没怎么出门,一直在家里喝中药调理。周宁峙真的考上了复旦经济学,张一延也去了上海。他们打电话约出来玩,孟盛楠没办法,找尽各种理由推辞。

    “这叫美丽青春痘知道吧。”戚乔安慰她。

    孟盛楠白眼。

    戚乔又说:“有种精神叫孟盛楠,这你总知道吧?”

    她不知道别人的青春是怎么样,可在自己这里真的太平常了。没有轰轰烈烈的追求,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一天又一天。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