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85章 请教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
    第85章 请教 (第2/2页)

活不下去,只能逃亡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多了之后,就形成了暴乱,最后是农民起义。

    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循环,只能延迟。

    孙在田又道:“

    仅是如此,倒也还罢了,可是百姓只缴皇粮就结束了吗?

    不,还有很多徭役要服。里甲役,均徭,杂泛。

    乡里的事务要做,官府派的差役要做,

    修塘,修路这些都要百姓去出力。

    不去行不行?不行。

    想不去,就出钱。这叫代役。

    碰到一个好官,可能摊派的还少些,甚至还管个饭;

    可要碰到一个不好的,不仅摊的多,甚于饭食都要自己带,要自己交粮来干公差。这一年到头,费用比交正税还要多。”

    孙在田又道:“

    这就完了?没有。

    刚才说了,皇权不下乡。

    下乡要靠书吏和士绅。

    这就是给了权利给他们,请他们帮官府完成任务。

    可是书吏和士绅们呢,会不会滥用这些权力?

    吴县有多少书吏文书?

    这些书吏会不会借办差使,对百姓进行盘剥?

    吴县有没有专门为书吏跑腿办事的人群?

    这些人有多少?

    三百,还是四百,还是五百?

    这些人靠什么生活?

    你去想想,就知道,这里头的事情,还多的很。

    水至清则无鱼。

    可是鱼多了,水就会浑的看不清,最后是要淹死人的。”

    方一凡一想到还有一群人盯着百姓手里那点钱过活,方一凡就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。

    孙在田道:“

    我来举个实例,哪个县,我就不说了。

    这个县里,专设一种吏,叫‘粮差’,这其实就是一种另类的书吏。

    专职用来催粮。

    粮差在衙门里是低头哈腰的,可是一出衙门办差,那就是前呼后拥。

    这样的粮差,一个县衙里,就有十几人。

    这十几人手下,又有十几人。

    他们把全县的土地,都包干,分片的包干下来。

    一边代表官府向田主收银粮田赋,

    另一边又代表田主向佃户催租。

    向田主时,他们是公差;

    向佃户时,他们就是私活。

    两头都要收钱不说,到了百姓那里,不是打,就是骂,

    甚至谎称是衙役,对底层百姓任意盘剥。”

    方一凡眯了眯眼道:“

    知县不想麻烦,就要让渡权利,

    这就给也这些人钻空子的空间。”

    孙在田道:“

    这些人可不仅是催粮,有时还包办乡民词讼,

    横行乡里,很有势力。

    杀人越货的事情,有时候,也会干呢。”

    方一凡可不怕这个,不过孙在田把话都提醒的这么明显了,他自然也是领情的。

    而且,孙在田说的这些,几乎是把税收的一整件事情说的明明白白了。

    至于,怎么做,其实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切入点。

    方一凡心悦臣服地说道:“

    先生高论,一凡受益匪浅。

    还要请教,如此这般,难道就没办法了吗?”

    孙在田哈哈一笑,便看向高一明。

    “办法当然有,什么时候,都不可能没有办法。

    只不过是办法的激烈程度不一样罢了。

    不过,主意,不应该是我出。

    高兄,这个就是你的差事了,我可就不抢了。”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