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1222章 路北方震惊全场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
    第1222章 路北方震惊全场 (第2/2页)



    “首长!这事儿,您就放心好了!” 路北方神色郑重地挺直了腰板,毫不犹豫回应道,“不管是现在,还是以后,我们湖阳市委,将全力以赴,确保各项支持措施到位!战区无论是资金、物资,还是要政策,我们都会给予最大的倾斜,确保战区在湖阳基地的建设和运营,都顺利进行!”

    他的语气斩钉截铁,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坚定,仿佛在向首长立下军令状。

    廖京生响亮应了一声 “好!痛快!我们就喜欢与你这样的地方干部打交道” 后,又微微颔首,脸色凝重地凑过来,压低声音道:“呃?北方,还有件事情,还需要湖阳地方的支持!”

    “请首长吩咐就是。” 路北方也凑近身子,专注地聆听首长的指示。

    廖京生扬起脸,望着路北方道:“随着这些基地的建成,特别是在接下来这段时间,我们将在基地里边建立雷达系统!雷达系统一开放,势必这一地区,将成为敌方重点关注的对象!特别是坦江导弹基地,其战略地位之重要,不言而喻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说到这里,廖京生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光芒,仿佛能看到潜在的敌人正在暗处窥视,“当前信息发达,社会交流频繁。湖阳又是经济大市,外来人口也多。现在,我们面对的敌人,相当狡猾!他们就极有可能,潜伏于这些外来人口中,潜伏在那些商贩,企业客户中。更恶心的是,在我们内部,还有些汉奸鬼子,思想腐化,为了几个钱,主动帮着敌对势力做事!这直接对我们的基地构成内外部的双重威胁。因此啊,新时期下的国防工作,需要我们的保密工作和反间谍工作,做得更细致,更精准,更加常态化!…… 你们湖阳,要从现在起,要时刻做好充分的防范准备工作,加强情报收集和分析,确保能及时发现并应对任何可能的威胁,防止敌方对我基地开展间谍渗透和破坏活动。”

    路北方心里当然清楚,首长嘴里说出这样的话,绝非空穴来风。他曾听闻类似的事件在别的地方上演,那些惨痛的教训至今历历在目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路北方心里一凛,眉头紧紧蹙起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,他一咬牙,神色坚毅地对廖京生回应道:“廖首长,我完全理解当前局势的紧迫性。我们湖阳市委、市政府定将此项工作抓起来,回去后,我会加强国安、公安以及和军方各部门的协调合作,确保情报工作的精准高效。同时,我们也会让我们市里相关部门,加大对市民的保密教育力度,提升全社会的安全警觉性。既然这些军事基地,落户在我们湖阳,我们湖阳人,就有责任和义务守护好它们,请您放心。” 他的话语铿锵有力,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家乡、对国家的忠诚。

    廖京生听后,微微颔首,眼中闪过一丝赞许。

    他接着说道:“你在地方工作,有着独特的优势,熟悉本地情况,有时候,很多工作,也好出面协调。近期,我们战区情报部门,确实察觉到一些不寻常的迹象,似乎有不明势力在暗中窥视我们的军事基地,特别是坦江导弹基地。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,但这种感觉让我深感不安!所以…… 我才会跟你说这些。稍晚,我会让军方的情报机关,与湖阳方面进行对接,就如何防范这些敌对人员,做一套长效,且妥善的方案。”

    “好!我听首长的!” 路北方听后,神色凝重,他深知廖京生所说的 “不寻常迹象” 背后所隐藏的危机。

    这种危机,并非一朝一夕形成,而是自基地开建那天起,就如同阴霾一般笼罩在头顶。

    但路北方毫不畏惧,他很有信心地说道:“首长,您的担忧,我完全理解。我回去后,会立即组与军方取得联系!同时,我们还会组织力量进行全面排查,加强基地周边的监控和巡逻,确保任何可疑行为都能被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。”

    路北方的眼神,透露出果敢与坚毅,仿佛已经在心中谋划好了应对之策。

    廖京生点了点头,对路北方的果断和决心表示满意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然而,他话锋一转,语气中带着一丝歉疚道:“北方啊,你在湖阳的工作,确实做得很好!我听说,湖阳的经济总量,连续多年增速第一,现在竟排浙阳省第二,这很牛啊!”

    “首长,这都是瞎统计的,湖阳与杭城,还差很远。” 路北方谦逊地笑了笑,脸上没有丝毫骄傲自满的神情。

    “啧啧,路北方,你就别谦虚了!我都知道,因为军事基地的建设,也耽误了你到省里去发展的机会!上次你进入浙阳省常班子之事,中组部来征求过我们的意见,也是我们军委,强烈要求你留在湖阳,确保导弹基地的顺利完成,才能放你走的!但是…… 现在基地是建成了,这省里,估计也没有合适你的岗位了!这很遗憾啊。”

    廖京生的话语中透着惋惜,他微微摇头,似乎对路北方的遭遇感到不公。

    路北方闻言,虽然表面上依然保持着平静,嘴角甚至还挂着淡淡的微笑,但内心却已经掀起了滔天巨浪。

    他从廖京生的语气和眼神中,真切地感受到了首长深深的歉疚和关怀,也知道,廖京生还在为他未能升职,到省里工作这事耿耿于怀。

    不过,路北方摆摆手,脸上带着释然的微笑,笑着对廖京生说道:“首长,这没关系的。能够为国家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,是我最大的荣幸和骄傲。无论在哪里工作,我都会尽心尽力,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。”

    他的声音微微颤抖,透着对理想信念的坚守,让人不禁为之动容。

    路北方的回答,显然让廖京生很感动。

    他伸手过来,重重地拍拍路北方肩膀,大声道:“好!我们这代人,是年纪大喽!…… 以后啊,工作还得你们来搞!好好干!小伙子!以后还是看你们的!”

    他的声音如若洪钟,在路北方耳边回响。

    这既是嘱托,也是激励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路北方参加完军委的招待后,心绪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,久久难以平静。与首长的每一句交谈,都沉甸甸地压在心头,那些关乎国防建设、地方责任的话语,如同洪钟大吕,不断在脑海中回响,化作无形却有力的鞭策,催促着他大步前行。

    出得这宴会大厅,路北方还站在那宽阔的广场上,望着那威严的建筑好几分钟,然后才让会务组安排的车辆,送他到岳父岳母在京城的居所那儿去。

    上次来京城时,岳母梅可在湖阳帮着照料孩子,岳父段文生独自留守京城,全身心扑在工作上,数月未曾踏入家门,一直蜗居在单位宿舍。

    那宿舍的条件,路北方是知道的,简陋得超乎想象,走进屋内,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张窄窄的单人床,床板硬邦邦的,床单也有些褪色。

    旁边立着一张斑驳破旧的办公桌,桌面上堆满了文件资料,台灯的灯罩也积了一层灰。

    角落里那个小小的衣柜,柜门开合时还会发出 “嘎吱嘎吱” 的声响,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。

    特别是洗手间的空间,真是狭小逼仄,光线昏暗阴沉,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孤独与清冷的气息,让人心里不禁泛起一阵酸涩。

    其实,岳母梅可与岳父段文生一同在京生活时,上面为他们安排了房子,位置就在二环以内,地段堪称黄金。

    不过,就是这房子,本身和那宿舍一样,有着诸多不尽人意之处。

    主要就是房型局促,总共不过六十平米左右,被隔成两室一厅后,每个空间都显得十分拥挤。而且这房子陈旧,始建于七十年代,历经岁月洗礼,墙体上布满了岁月的斑驳痕迹,墙皮脱落之处,露出暗灰色的砖石,仿佛是一位迟暮老人脸上的皱纹。

    屋内虽有客厅和两间卧室,但窗户狭小,采光严重受阻,即便在白天,屋内也昏昏暗暗,给人一种压抑之感。

    路北方找来这里时,妻子和两个孩子,以及丁叔和路妈,早就过来了。

    此时,路晨阳和路思霁两个孩子,就像脱缰的小马驹,在有限的空间里追逐嬉戏、打打闹闹。

    妻子则与岳父段文生、岳母梅可,丁叔、自己老妈,在一起聊天。

    路北方环顾四周,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感慨:就这居住环境,与湖阳相比,可真是差了一大截。在湖阳的家中,小区绿化优美,空气清新宜人,推窗便能看见绿意盎然的景致,呼吸间满是惬意。

    不过,好在这环境虽然狭窄,但能将一家人聚在一起,能让岳母与自己聊家常,能让岳父这么大的领导干部,搬把椅子,坐在丁叔这个朴实的老农民面前,跟他谈农村的生活,以往的收成……

    这样的场景,还真不多见。

    也让路北方的心头,溢着一种叫幸福的因子。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