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17 十七章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    17 十七章 (第1/2页)

    孟盛楠一直清楚地记得,高中那几年老师有说过,你读中学的时候渴望毕业早点长大成人,读大学的时候一定会希望时光倒流,让你可以重新再回到高三教室里坐在那个位子上认真地听一堂课。

    现在想想,真是金玉良言。

    而今的她读了大学,每天拿着几本书穿梭在几栋教学楼里,然后上课下课,一个固定的同桌都没有,毕业了可能连老师的名字都叫不出来。很多时候一个人跑去图书馆,坐在能晒到太阳的地方待一整个下午。

    那天她正在宿舍打开电脑写东西。

    室友李陶风风火火跑进来告诉她有人找,她出了门顺着长廊往外走。楼门向阳,光芒落在地面上,温暖柔和。那会儿正是下午两三点的时候,外头几乎没有学生走动,她站在路口四下张望。

    身后有人轻轻拍了她一下。

    她慢慢转身,愣了。男生声音温和得不像话,似乎还是那天陈思家门口,一个里一个外。他神情专注地低头看她,认真温柔。

    “陈姨家,我问你考哪儿了,你说中南,打听你的消息真不容易。”陆司北一句一句帮她回忆,“现在想起来没有?”

    他们就是这样认识的。

    听李陶说过他在学生会挑大梁,根本就忙不过来。偶然会在图书馆碰到,简单地聊几句,他就会被一个电话叫走,无奈分开。那个时候,他们各自都太忙太忙,倒是每逢节日,总会收到他的祝福短信,孟盛楠也是客气地回复。一个想谈朋友,一个想做朋友,这种彼此之间的拉扯,他们保持了很久。

    或许有一天,事情真的会不一样。

    2006年高考结束之后,江缙邀请孟盛楠去北京玩。她那段时间青春痘又冒了出来,便寻了个由头拒绝了,现在到了大一的国庆,江缙又邀,他们都在北京国际上学,或许真的为了那点隐秘的心思,她同意了。

    孟盛楠是一个人去的北京。

    江缙特意腾出时间,当导游带她转雍和宫,这人做过一段时间的清朝脑残粉,上下几百年讲的比说书人还溜:“陆怀那货回家去了,只有哥能陪你。”

    孟盛楠失笑:“你怎么不回家?”

    江缙:“你也知道我老妈管得太多。”

    他们一边走一边聊起历史。

    七月底的天气,热浪滚滚。

    江缙细数大清历来皇帝,问她:“知道哥最喜欢他们谁吗?”

    孟盛楠想了一下:“雍正?”

    “No,No,No。”江缙手指扬起摇了摇,然后抬起下巴问,“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,大清入关的第一个皇帝是谁知道吗?”

    孟盛楠想翻白眼。

    江缙伸出大拇指从空中画了条弧线到脸侧:“咱顺治爷啊。”

    她问: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江缙笑了,看向远处。

    “愿共南山椁,长奉西宫杯。”他说得慷慨又伤怀。

    孟盛楠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,天空湛蓝、白云苍狗。后来没逛多久,江缙接了个电话被急事叫走。她也乏了,便坐公交车回了旅店。

    车到半路,听见两个女生聊天。

    她耳朵里只钻进去了“北京国际”四个字,或许这次来北京最隐秘的心思只有她自己清楚,也不知道当时哪来的孤勇,下车拐了道,并没有想到会真的遇见。她斜挎着包在学校门口站了好几分钟才抬脚往里走,周围人来人往,鲜活靓丽的女生一拨一拨。

    她只知道他学的是计算机专业。

    只是还未曾找到去时的路,那条宽道上就走过来几个男生,有一个人的身影是那样地熟悉。孟盛楠心里一跳,几次小心翼翼地看过去,发现他未曾注意,这才大胆凝视。

    彼时未见池铮,已经大半年。

    他比中学那会儿更放荡不羁,头发剃得极短,白色短袖黑色沙滩裤,踩着人字拖,笑起来没有一点正经样儿。

    孟盛楠忽然心里一动。

    那群人已经快要走过来,她理了理头发,咬紧牙关,然后抬起脚,目不斜视地从那群人前方慢慢横穿经过,呼吸静止了,脸颊在颤。

    再回头,一行人已走远。

    “听说你最近在追美学一班的那个女生?”

    一个男生笑侃身旁人,其余几人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